三体中文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代周 > 第二十八 徐世铭献计

第二十八 徐世铭献计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巴东位于川鄂交界的巫峡与西陵峡之间,自古有“楚西厄塞、巴东为首”之说,“川鄂咽喉,鄂西门户”之称。境内三山(注9)盘距,两江(注10)分割。

巴东自然资源丰富。植物以巴东木莲、巴东红三叶、银杏最为有名;动物以大鲵、金丝猴最为珍稀;铁、煤炭等矿藏储量丰富,神农溪更是景色怡人。

这天,无忌带着阿仁、魏?二人出了衙门正要继续准备“微服私访”式旅游,忽然一阵急簇地马蹄声传来,随即传来一声大喊:“大郎,大郎……。”左侧道上一匹骏马正火速往自己这边直奔过来。

无忌觉得耳熟,但一下子想不起来,正想着呢。

就听边上阿仁大喊:“阿康。大郎,是阿康的声音。”

看着徐世铭嘴角黑痣上抖动的胡须,无忌强忍下抽他一耳光的冲动。

老滑头所说确实在理。无忌当事者乱,心中一直因为兵权害父亲被贬杯葛着,自然一下子想不到主动要求军职之上去,以正七品县令兼从七品守备,在这战乱频发的时候并不少见,甚至于守备兼任县令都不奇怪。

“可若是所请大王不允又如何?”无忌追问道。

徐世铭哈哈一笑,答道:“明府但请放心,某以为大王必允。明府试想,大王既已弃团结军,却无妥善安置之策,现明府能出面替大王善后,大王当求之不得。再则千余乡兵并无编制,以巴东一县以何养兵,有此难题明府自然无瑕它顾。况且千余不入流的乡兵若对数万荆南大军来说,无疑于沧海一粟。试想,如此既能让人背黑锅,又能卖明府父子一个人情的事,大王为何不允?明府折子中必要言明团结军劳苦功高,就地解散会令士卒受饥寒之苦,另若保留下来则会让士卒感念大王宏恩,如此,大王不是一个狠心之人,自然会允准了。”

“徐主薄睿智,某心服口服。”无忌豁然醒悟,心情大好,面前这老滑头的胡须居然也不那么讨厌了。

说话间,奔马就近眼前,马上之人勒住缰绳,跳下马来,连滚带爬地来到无忌面前,抽噎着说道:“大郎,我回来了,我回来了。”

无忌仔细一看,这哪还认得出当年自认玉面郎君的阿康呀,瞧他衣衫褴褛,头发和胡子混在一起都结了块了,才一靠近一股酸臭味道扑面而来。这不整一个要饭的吗。

徐世铭道:“明府心结已解,下官便告退了。”

无忌也不强求,让阿仁送徐世铭出门。

等到徐世铭离开,无忌才意识到忘记盘盘徐世铭的底了。懊恼之余,心中恨恨地骂了一句“老狐狸”。

赶紧写好折子,向大王禀明因团结军缺粮,欲整编团结军的前因后果。让阿义明日天亮送往州府,再由州府批示后送呈南平。并书信两封,交与驿卒分别送往梁公府与高长史府。

巴东十余年没有战火袭扰,加之南平政令出自梁震之手,税赋不高,百姓生活过得倒也算不错。加之巴东民意纯朴,刑事案件很少发生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